您现在的位置: 新闻动态>> 媒体报道>>

媒体报道

河北:职校对接热 企业反应冷

作者: 来源:河北日报发布时间:2015年02月06日 08:44

“高校培养人才,也希望与企业需求对接,但阻碍还很多。”在日前举行的河北省校企就业促进会成立大会上,很多职业院校反映,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,挨白眼、吃闭门羹、被挂断电话等情况时有发生。

“有一次我们想和一家企业进行学生实习实训的合作,刚在电话中说明意图,对方就立即说,他们只管用人,哪里有时间和钱跟学校搞合作!”一位职业院校的负责人表示,学校的努力很多时候难以得到企业配合。校企合作中,一边热一边冷的情况还很突出。

去年,河北省政府出台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》提出,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、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、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。然而,记者发现,校企人才培养合作,还大多流于形式,实现更深入对接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让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“有利可图”

“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,如果参与培养学生肯定会增加成本。”省内一家服装企业的总经理担忧:即使他们花了钱培养了人,一些学生毕业后也仍然会选择去别的企业工作,到头来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怎么办?

“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,学生除学习书本知识外,必须要提高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。”在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黄淑敏看来,要提高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,就必须让企业“有利可图”。“不让我们过去,我们就请进来。”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通过“引园入校,引企入园,合办企业,自办企业,校、园、企一体化”等模式,引来河北玛雅影视有限公司、河北方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、河北鼎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入驻学院,带来价值过亿元的可共享设备,每年为学院师生提供实训实习岗位1000余个,而学生也在实训实习中为企业创造了可观价值。

加强校企合作,政府能发挥重要作用。“校企合作单靠教育部门出台文件是远远不够的,它对企业没有任何意义。政府应该出台配套政策,支持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。”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。

对接企业不能仅停留在实习阶段

“学校培养人才,决不能‘闭门造车’。”一场毕业生回访座谈会,深深触动了河北外国语学院校长孙建中。

座谈会上,几位毕业生都谈到自己刚刚参加工作时“听不懂说不清”的尴尬。这让孙建中开始反思“仅注重语言技能培养和训练”的外语教学方式,“当时觉得学生只要听说读写没有问题,就肯定能胜任未来的工作。”

但事实并非如此。据学生们讲述,原来在教学中,学生主要是针对日常生活用语进行训练,而在驻外企业中做翻译,更多涉及到建筑、医疗等专业领域的词汇,学生在学校根本就没有接触过。

“这一下子让我警醒,当前社会和学生将要从事的行业需要什么技能,学校就应当培养什么技能。”孙建中说,从那以后,他们在调整专业设置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,都会邀请企业参加,以确保学校所教的内容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。“现在学校不仅教授学生相关的专业外语知识,还开设外贸等专业技能课程。”

采访中,记者发现,由于缺乏对企业生产实际的了解,有的学校所教内容都已经过时了,而企业真正需要的一些东西却没有教。这种学无所用、用未所教的现象不在少数。

“不能仅仅等到实习阶段再涉及实践,应该在时间上‘前移’,渗透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。”河北太行国宾馆副总经理闫志宏认为,为了让学生清楚自身的定位,从入学第一天起,学校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。“比如,怎样看待餐饮行业,如何在餐饮领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等一系列问题,都是每一个餐饮专业学生的必修课。”(记者王敬照)